少年多語。因為他們想將自己所學所思所想與別人分享或推介給別人。
老年無語。因為他們明白到自己所知的並不是什麼新鮮事,加上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信念,推介別的是沒用的。
喝啖茶暖暖肚更實際。
生命就像編織一樣,用自己的手,一針一針的編織出自己的歷史。 Life is like knitting, we knit our history pin by pin.
近日去配眼鏡,店員介紹給的幾款眼鏡框,他說都是按我的面形選擇的。 最後,我選了一個我自己最喜歡的框,店員的推薦通通落選。
我是一個怎樣的人?我想我是一個怎樣的人?
我是一個怎樣的人?我未必清楚知道。但我想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就可從日常生活中我的選擇了解得到。
人,是活出真我還是活出我想的真我呢?
所以呢,我們是有選擇的
小時侯常問一個問題:為何人有兩隻眼,兩隻耳,兩個鼻窿,一個口?
通常的答案是很直接簡單:因為上天/上帝做定一個士啤(後備)的給你,萬一你無咗一個都有一個補上。就以你無咗一隻眼都重有一隻唔使盲,重可睇到嘢,耳仔也一樣。
至於鼻就因為會鼻塞,塞咗透唔到氣就會死,所以比多個你,你有無發現鼻塞通常塞一個窿唔會塞兩個窿。
至於口就唔識解釋點解得一個無士啤。或者兩個口兩把聲會太吵說話會太亂。
但我通常都會反駁,既然係士啤又點解唔係三隻眼或者兩對眼呢?
今天的我,看法已經不同。人類甚至乎一般動物有兩隻眼係因為只有用兩隻眼才看到三維空間(3D)。我們是活在三維空間的世界。一隻眼只看到平面而缺乏深度,生存成問題。
至於兩隻耳同樣是因為聲音是從四面八方來(立體的),用兩隻耳就能聽到聲音的來源。
至於鼻,我解唔到。或者真係怕塞所以有兩個窿。
而口,發音是向外的,沒需要理會是否三維發音。
另外,引發了一個問題,如果兩隻眼兩隻耳是用來處理三維空間,而人類及其他動物沒有進化出第三隻眼,是否意味根本上是沒有四維空間呢?
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. 是一句經典,形容共產黨的管治方式。
事實呢?任何體制都是向著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的方向做管治。
在民間,big brother 亦已經成熟,就是我們的大數據時代。數據需然大,但用時卻是非常個人化。整個數據會就著個人的特性而 feed 你。feed 到你開開心心,但同時 feed 你迷迷糊糊。在 feeding 時,你很難接觸到不切合你的訊息,你所收到的並不全面,而是非常偏面,更加是你喜嗜的。所謂真相,就更難了解掌握了。
在一個 feeding 的環境成長的孩子,會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
今日,聽了一個電台節目談及價值與價格。很有意思。
一張銀紙,有其價格,但用時就要衡量價值。善用之,其價值超出其價格,不善用之價值低於其價格。
買了沒用的東西,最後堆到堆填區去,價值等如零。投資自己,學有所成,惠及自己及別人,價值無限。
買不買一件物品不是看其價格而是價值。當然,荷包無錢就不要吹得太大 :D
以前都說了不少人類是不完美的壞話,今次不多敘了。
既然,人是那麼的不完美,事實上大部份人都是知道的。有些人就 "係咁囉” 繼續如常生活,但有些人實在太無聊喜歡自我挑戰玩升華,嘗試衝破人類本質上的極限,去感受一個不一樣的“人”。
事實上是幾好玩尤其是你無事做(自古哲學家都是百無聊賴,我覺得)。但有點要注意,不玩的人不是錯的,人家做個普通人,何錯之有?你常常想把人家推上去,你就有問題了。